BUAA-OS 实验笔记之 Lab3
一、Lab3 前言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写 Lab3 所用的时间比 Lab2 少,但这次的笔记居然比 Lab2 长。我认为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本篇文章中讲了更多和实验本身无关的东西。不过既然讲了,应该也会对进一步认识操作系统起到一些作用吧。希望本篇文章不会显得太啰嗦。 二、内核初始化(再续) Lab2 中,我们在内核初始化阶段初始化了虚拟内存的相关信息,Lab3 中我们要继续这一过程。本次实验中我们会完成进程控制的初始化。 (1)再度 mips_init 我们查看 Lab3 中 init/init.c 的 mips_init 函数的内容变化。与 Lab2 相比,其中多调用了如下的方法 env_init、ENV_CREATE_PRIORITY、kclock_init 和 enable_irq。 void mips_init() { printk("init.c:\tmips_init() is called\n"); // lab2: mips_detect_memory(); mips_vm_init(); page_init(); // lab3: env_init(); // lab3: ENV_CREATE_PRIORITY(user_bare_loop, 1); ENV_CREATE_PRIORITY(user_bare_loop, 2); // lab3: kclock_init(); enable_irq(); while (1) { } } 其中 env_init 用于进程控制的初始化,ENV_CREATE_PRIORITY 手工创建了两个进程,kclock_init 和 enable_irq 设置了时钟中断并启用了中断。后两者将分别在第三和四节介绍。本届只介绍前者。 (2)进程管理的数据结构 让我们深入在 kern/env.c 中的 env_init,在该函数中,首先初始化了两个列表 void env_init(void) { int i; /* Step 1: Initialize 'env_free_list' with 'LIST_INIT' and 'env_sched_list' with * 'TAILQ_INIT'....